歡迎訪問北京浩云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

分享:

在線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別:
電話(*)
留言:

注:“ ( * )”號為必填項

行業新聞

  您的位置:首頁 > 相關資訊 > 行業新聞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最新法律法規視角下的解析與應對

時間:2024-11-18 09:45:56 來源: 作者: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最新法律法規視角下的解析與應對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是建筑領域常見的法律問題,涉及合同效力、工程價款、工程質量、工期等多個方面。為了規范此類糾紛的處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20〕25號),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本文將結合最新法律法規,從法律角度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進行深入解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一、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是指因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簽訂、履行、變更、終止等過程中發生的爭議。這類糾紛往往涉及復雜的法律關系和技術問題,處理起來較為棘手。根據最新司法解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處理應遵循以下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建筑市場秩序,促進建筑市場健康發展。

  二、合同效力認定

  合同效力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處理的首要問題。根據最新司法解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無效:

  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業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這是為了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防止無資質或低資質企業進入建筑市場。

  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名義的:這種行為屬于掛靠行為,同樣違反了建筑市場的準入規則。

  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招標投標是建筑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競爭的重要方式,違反招標投標規定的合同應認定為無效。

  三、工程價款結算與支付

  工程價款結算與支付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的核心問題。根據最新司法解釋,當事人對建設工程的計價標準或者計價方法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結算工程價款。如果因設計變更等原因導致工程量或者質量標準發生變化,當事人對該部分工程價款不能協商一致的,可以參照簽訂合同時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計價方法或者計價標準結算工程價款。此外,司法解釋還規定了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即在發包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工程價款時,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協議將該工程折價,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將該工程依法拍賣。建設工程的價款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優先受償。

  四、工程質量與保修責任

  工程質量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的重要問題。根據最新司法解釋,建設工程經驗收合格的,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關于工程價款的約定折價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如果建設工程經驗收不合格,且修復后的建設工程經驗收仍不合格的,承包人無權請求參照合同關于工程價款的約定折價補償。同時,承包人還應按照國家規定的保修期限和質量要求履行保修義務。

  五、工期延誤與順延

  工期延誤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常見的問題。根據最新司法解釋,當事人對建設工程實際竣工日期有爭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具體情況予以認定。如果因承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誤的,承包人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但如果因發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誤的,如未及時提供施工圖紙、施工場地等,承包人有權順延工期,并要求發包人承擔因此造成的損失。

  六、實際施工人的權利保護

  實際施工人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的特殊群體。根據最新司法解釋,實際施工人以轉包人、違法分包人為被告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實際施工人以發包人為被告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為本案第三人,在查明發包人欠付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建設工程價款的數額后,判決發包人在欠付建設工程價款范圍內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這一規定旨在保護實際施工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其因合同相對性原則而無法主張權利。

  七、應對策略

  針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當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應對策略:

  合同簽訂前嚴格審查:在簽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前,當事人應嚴格審查對方的資質、信譽等情況,確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明確合同條款:在簽訂合同時,當事人應明確約定工程價款、工程質量、工期等關鍵條款,避免后續產生爭議。

  加強合同履行管理: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應加強管理,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符合要求。同時,及時保存相關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尋求專業法律幫助:一旦發生糾紛,當事人應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幫助,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八、結論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是建筑領域常見的法律問題,涉及合同效力、工程價款、工程質量、工期等多個方面。為了規范此類糾紛的處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新司法解釋,為糾紛的解決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當事人在處理此類糾紛時,應嚴格遵循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合適的應對策略,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上一篇: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深度解析最新司法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關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