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北京浩云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

分享:

在線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別:
電話(*)
留言:

注:“ ( * )”號為必填項

行業新聞

  您的位置:首頁 > 相關資訊 > 行業新聞

勞動糾紛處理的具體途徑有哪些?

時間:2023-12-07 10:40:24 來源: 作者:

   待遇爭議發生后,雙方當事人應當首先進行協商,以達成解決方案。這就像一場緊張刺激的棋局,雙方都在尋找最佳的落子方式。通過友好的協商,雙方能夠找到一個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從而避免了一場可能引發更多矛盾的爭端。對于那些矛盾不太尖銳的待遇爭議,這種方式往往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勞動糾紛處理的具體途徑:
 
  1.協商:當工傷待遇爭議發生后,雙方當事人首先應進行友好協商,以達成解決方案。這是最為常見的、也往往是雙方都容易接受的。事實上,許多矛盾不太尖銳的工傷待遇爭議,常常都是以這個程序來解決的。
 
  2.調解:根據法規的規定,調解并不是必經的程序,但它對于勞動爭議的解決卻起到很大作用,特別是對希望繼續留在本單位工作的職工來說,能夠通過調解來解決勞動爭議,也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選擇。
 
  3.勞動行政部門反映:如果勞動者遇到用人單位違反試用期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務等行為,可以通過向勞動行政部門反映這些問題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所謂勞動行政部門,國家級是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省級是指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地市級及縣級是指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4.仲裁:如果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根據規定,當事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書之起7日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
 
  5.訴訟:民事訴訟法和勞動法等的規定,受理和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期限為6個月,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當事人如果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當事人必須執行。
 
  《勞動法》第七十七條: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進行協商解決。然而,調解原則同樣適用于仲裁和訴訟程序。
 
  就像一場激烈的乒乓球賽,勞動爭議雙方需要在法律框架內進行溝通和協商,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在這個過程中,調解作為一種重要的解決方式,可以為雙方提供一種相對緩和的解決方式,避免仲裁和訴訟帶來的進一步紛爭和矛盾。
 
  通過調解,雙方可以在互信互利的基礎上,尋求一種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這就像兩位乒乓球選手在比賽后握手言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調解者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幫助雙方達成共識,化解緊張局勢。
 
  當然,如果調解無法達成共識,當事人仍然可以通過仲裁或訴訟程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在這種情況下,調解原則同樣適用于仲裁和訴訟程序,為當事人提供了一種更加靈活和有效的解決方式。
 
  總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強調了調解在解決勞動爭議中的重要性。通過調解,可以促進雙方之間的溝通和協商,避免進一步的紛爭和矛盾,為解決問題提供一種更加靈活和有效的解決方式。

上一篇:仲裁決議支持單位應付的款項應如何兌現?

下一篇:工傷認定申請是否受理不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為前提嗎?

相關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