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北京浩云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

分享:

在線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別:
電話(*)
留言:

注:“ ( * )”號為必填項

行業新聞

  您的位置:首頁 > 相關資訊 > 行業新聞

破產程序中的對外債權清收問題仔細研究,確保債權人權益

時間:2024-01-12 14:41:53 來源: 作者:

   在研究破產程序中的時效問題時,我們首先需要深入理解破產程序中的債權和債務關系。破產企業的債權和債務是破產程序的核心要素,它們的明晰界定對于保障各方利益、維護市場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一、破產企業的對外債權
 
  破產企業的對外債權是指破產企業享有的請求特定債務人給付的權利。這種債權本質上是一種可期待的信用,是破產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破產程序啟動后,管理人需要認真清理和清收破產企業的對外債權,以保障破產程序的順利進行。
 
  要構成破產企業的對外債權,必須滿足一定的要件。首先,破產企業與其他民事主體之間必須存在債權債務關系,這是構成債權的基本前提。如果破產企業與其他民事主體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就不可能形成債權債務關系,也就不可能形成對外債權。其次,破產企業與其他民事主體之間必須實際發生經濟上的往來關系,這是形成債權的必要條件。最后,必須有其他民事主體對破產企業負債的事實依據,證明破產企業確實對債務人擁有債權,這是構成破產企業對外債權的本質要件。
 
  在對破產企業的對外債權進行清收之前,管理人需要對其進行重新清理和厘定。這是因為“應收帳款”在會計學上雖然表現為破產企業的對外債權,但實際上并不全是企業的對外債權。因此,管理人需要認真審查每一筆債權,確保其真實性和合法性。
 
  總之,在研究破產程序中的時效問題時,我們需要深入理解破產企業的對外債權和債務關系。只有明晰界定這些關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各方利益、維護市場秩序,推動破產程序的順利進行。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破產企業對外債權的清收問題,確保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以最大程度地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二、破產程序引起時效障礙的立法表現
 
  破產程序引起實效的中斷,是當前世界各國的立法常態。在我國,破產程序引起實效中斷的立法表現尤為突出。例如,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129條明確規定,消滅實效因某些事項而中斷,其中包括請求承認起訴、依督促秩序、申請發支付命令、申請調解或擔負仲裁、申報和解債權或破產、告知起訴、開始執行行為或申請強制執行等。這些規定詳細地列出了與起訴具有同一致力的行為,從而確保了破產程序引起實效中斷的合法性和規范性。
 
  在我國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七十四條規定:“債務人享有的債權,其訴訟時效自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的破產申請之日起運用第一百四十條關于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債務人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中止破產程序的訴訟時效,自人民法院中止破產程序裁定之日起重新計算。”這一規定明確了破產程序對訴訟時效的影響,以及訴訟時效在破產程序中的中斷和重新計算的規則。
 
  此外,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運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進一步明確了申請破產和申報破產債權具有中斷實效的效力。第十二條和第十三條詳細規定了哪些事項可以認定與提起訴訟具同等時效中斷的效力,其中包括申請仲裁、申請支付令、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等。這些規定不僅完善了我國關于破產程序引起實效中斷的立法體系,而且為當事人維護自身權益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法律依據。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關于破產程序引起實效中斷的立法表現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這些規定不僅確保了破產程序的合法性和規范性,而且為當事人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法律指導,有助于推動我國破產法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上一篇:破產企業如何處理欠下工程款問題?法律規定權益順序清償

下一篇:勞動者骨折工傷,如何確保獲得合理賠償?

相關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