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北京浩云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

分享:

在線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別:
電話(*)
留言:

注:“ ( * )”號為必填項

破產清算

  您的位置:首頁 > 精彩案例 > 破產清算

企業破產清算,這些“非正常收入”是可以追回

時間:2020-04-15 15:41:06 來源: 作者:

   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各方利益主體為了自身利益都會做出一些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其中企業的高管由于條件便利,很容易一些逃避債務的行為來,“非正常收入”就是多發的一種情況。


  所謂非正常收入,是相對于正常收入而言,例如,過高的工資,過高的獎金,或過高的業績提成等,都有可能被認為是非正常收入。判斷具體一筆收入是否為非正常收入時,不取決于債務人董事會或股東會是否對此已確認,只取決于該筆收入是否正常合理。實踐中,經常遇見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一、沒有法定理由或經過法定程序的收入,管理人有權追回。

  《公司法》第四十七條、第一百零九條規定,高管的報酬事項由董事會決定。依據上述法律規定,企業高管的報酬事項須通過特殊的法律程序確定。企業高管從企業獲得的報酬應受法律保護,但是如果全部或部分未經法定程序,或沒有得到企業內相應有權機關的認可,那么在破產程序中是極有有可能被認定為非正常收入而被追回的。這些報酬事項包括:

  1、分紅。

  公司是具有獨立財產權的,公司對利潤享有分配的權利。但是公司進行分紅應當遵守法律規定,如果以分紅為名而逃債的,破產管理人有權追回。

  例如瑞田鋼業有限公司與溫州曙光正邦紡織有限公司追收非正常收入糾紛一案,法院認為公司分紅違反了《公司法》第166條之規定,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又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債務人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利用職權從企業獲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業財產,管理人應當追回。

  2、個人獎勵。

  公司有發放個人獎勵的權利,但是各種獎勵的發放需要遵守公司章程規定,未遵守規定的將納入非正常收入范圍內。

  例如浙江南方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周漢強追收非正常收入糾紛案,法院認為獎勵的發放應按公司章程的規定程序,經董事會決議后才能發放。而該案“個人獎勵”的發放并未經過董事會決議,故發放程序不合法。被告周漢強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在得知公司現金回籠可觀的情況下,向原法定代表人許坤良提出獎勵的要求,許坤良未經董事會決議而轉出大額資金,不符合公司法及章程的規定,故該筆“個人獎勵”在公司破產清算時應作為非正常收入予以返還。

  3、績效獎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債務人有企業破產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時,債務人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利用職權獲取的以下收入,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為企業破產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非正常收入:(一)績效獎金。

  例如周建忠與揚州三葉散熱器有限公司管理人勞動爭議一案,法院認為周建忠作為三葉公司副總經理,屬于三葉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而言,其績效獎金是與企業當年的整體經營利潤相掛鉤的。在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情形下,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在客觀上已經喪失了獲取績效獎金的基礎,因此屬于非正常收入。

  4、破產程序中補發職工工資時,企業高管獲得超過平均工資比例以上的部分。

  在破產清算過程中,債務人補發工資時,企業高管應當與普通員工獲得相同比例的清償,無正當理由超過統一清償比例的部分,破產管理人有權進行追收。

  例如東港市種子公司與王開平追收非正常收入糾紛一案,法院認為被告補發工資比例高于一般職工,但是沒有合法的依據與理由,被告理應返還多發放的工資和補貼。

  二、違反“法定禁止”的行為獲得的收入,管理人有權追回。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財產。”企業高管違反法律規定而獲得的不當財產屬于“非正常收入”范圍,《破產法》規定管理人對上述非正常收入的追回權,實際上是要求企業高管承擔“返還財產”民事責任的一種具體形式。

  1、企業高管利用職權侵占的企業財產。

  日常經營管理中,企業常常會將部分財產交由企業高管占有或者使用,如房產、車輛、筆記本電腦、其他高級辦公用品等。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確為企業所有的但被企業高管侵占的財產,管理人應予追繳。

  例如浙江晶興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與沈建民追收非正常收入糾紛一案,法院認為破產申請受理時屬于債務人的全部財產為債務人財產,債務人財產應用于向債權人公平清償,債務人的法定代表人等相關人員不得隨意支取和侵占。被告雖辯稱上述款項并非其個人支取,但不能舉證證明所支取款項用于與晶興公司有關的事項,更不能提出該款項支取合法的事實和法律依據。因此,根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三十條、第三十六條規定,被告依法應向晶興公司返還前述侵占的財產。

  2、個人賬戶私存公司存款的。

  企業高管違反法律規定,在個人賬戶私存公司賬款,會引起公私財產混同。被企業高管占有的公司財產應視為非正常收入。

  例如浙江欣爾利潔具股份有限公司等訴張展瑋一案,法院認為被告通過個人賬戶私存公司款項(并隨意消費)、從公司隨意借款、用公司款項償還個人抵押貸款,同時也有個人房屋抵押借款后用于公司等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混同的情形,經結算后,尚欠的款項應視為被告作為公司執行董事即法定代表人侵占了公司財產,在公司破產清算時應作為非正常收入予以返還。

  以上是北京浩云律師事務所破產清算法律顧問,整理的關于企業破產清算,這些“非正常收入”是可以追回相關問題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更多破產清算相關問題,請點擊咨詢在線法律顧問

上一篇:北京高院:破產費用援助資金使用辦法(試行)

下一篇:企業破產清算,保證人的權利有哪些?

相關案例

'); })();